音在中间的词语、音在中间组词、音组词

音在中间组词

音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26条组词结果

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符号(’),必要时放在a,o,e前头,使音节的界限清楚,如:激昂jī’áng,定额dìng’é。

古典音乐

①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但不包括民间音乐。 ②专指西方18、19世纪之交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师法这一乐派风格而写成的音乐。 ③西方现代派音乐或爵士音乐、摇滚乐等通俗音乐的对称。

广东音乐

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箫等。

观音大士

1.观世音的别称。

观音兜

1.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故称。

观音粉

1.一种白色黏土。旧时灾民常用来充饥,食后不能消化,常因而致死。

观音菊

1.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开至九月,花头细小,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干之长与人等。宋史铸《百菊集谱》有《观音菊诗》。

观音莲

1.海芋的俗称。

观音柳

1.柽柳的别称。

观音衲

1.黄袍的别称。

观音手

1.一种小贝壳。旧时浙江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以避邪。

观音素

1.旧时苏州地方风俗,自农历二月初一持斋至十九日观音生日为止,称为观音素。

观音土

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

观音竹

1.竹名。形小,可供盆栽。

光音天

1.佛教语。色界诸天之一,二禅天之第三天。此天绝音声,以光为语言,故名。亦泛指二禅天。

光音王

1.镜的戏称。镜字拆散而为"光音王",故云。

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标音符号。初稿在1888年发表,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内容逐渐完备,各种语言常用的音都有适当的符号。形式以拉丁字母的小楷为主,加以补充。在各种音标中,是通行范围较广的一种。

汉语拼音方案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这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字母

依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用来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拉丁字母。

回音壁

1.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天坛南部的回音壁,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


本页面提供了音在中间的词语、音在中间组词、音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音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