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开头的词语,共有988条组词结果
中锋
1.写毛笔字﹑画国画,行笔不偏不侧,将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之中,谓之"中锋"。 2.篮球﹑足球等运动的前锋之一,位于全队或锋线中央。
中逢花
1.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中缝
1.上衣背后中间的竖缝或裤管前面的折痕。 2.木版书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多标有书名和页码,折叠起来为书口。 3.报纸左右两版之间的狭长部分,有的报纸在这里刊登广告﹑启事或某些资料。
中否
1.中道衰落。
中伏
1.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中孚
1.卦名。卦形为兑下巽上。《易.中孚》:"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孔颖达疏:"信发于中﹐谓之中孚。"后因以"中孚"指诚信。 2.《中孚》卦象泽上有风,谓风行泽上,无所不周。故又以指恩泽普施。
中服
1.古代指驾车四马中居中的两匹马。又叫"服"。 2.中式服装。
中府
1.内库。 2.唐代府兵编制之一。 3.中医指胃。
中父
1.同"仲父"。 2.才德一般的父亲。
中妇
1.指后妃。 2.次子之妻。 3.指妻子。
中妇诸子
1.古代掌教宫女之官。
中覆
1.朝廷的批复。 2.向朝廷请示。
中国工人
周刊。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罗章龙主编。1925年5月成为中国总工会机关报,同月停刊。1928年12月在上海秘密复刊,1931年停刊。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的有商业银行。1984年1月成立。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办理工商企业、机关、团体、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存款业务,办理工商企业贷款业务;组织社会各阶层的储蓄存款;受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管理国有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办理结算和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的其他业务。
中国共产党
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的。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发动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4年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共产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百余次武装起义,创建了红军和几十块苏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1936年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同年底,中共中央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进行八年抗日战争。1945年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认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同年8月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1949年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后,当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相当大成就的时候,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严重失误,犯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反右倾”等“左”的错误。1966年5月,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加以利用,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极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这场灾难。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1987年10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证了中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提出并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1997年9月,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委员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林彪作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林彪在政治报告中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总纲”。这次大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