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在开头的词语,共有95条组词结果
侍俑
1.陪葬的俑人之一种。作婢仆状,职司服事主人。
侍游
1.陪从帝王出游。南朝宋颜延之有《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
侍渔
1.古代监收鱼税之官。
侍御
1.侍奉(君王)。 2.侍奉君王的人。 3.指帝王的侍姬。 4.泛指婢妾。 5.为尊者御车。 6.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因沿袭此称。唐李白有《赠韦侍御黄裳》诗。王琦注引《因话录》:"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 7.指专供帝王食用的极精细的米粮。
侍御师
1.帝王御用的医官。
侍者
1.随侍左右听候使唤的人。 2.特指随身女侍。 3.旧时旅社﹑饭店的仆役也称侍者。 4.佛门中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
侍枕
1.伴枕,侍寝。
侍执
1.见"侍执巾栉"。
侍执巾节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侍执巾栉
巾栉:手巾和梳子。拿着毛巾、梳子侍侯。形容妻妾服侍夫君。
侍直
1.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 2.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 3.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
侍中
1.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侍中貂
1.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侍子
1.古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 2.可以侍奉双亲的儿子。
侍坐
1.在尊长近旁陪坐。 2.尊长坐着,己站立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