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在结尾的词语,共有491条组词结果
静极思动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禁动
1.摇动;撼动。
静中思动
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惊动
举动影响旁人,使吃惊或受侵扰:娘睡了,别~她。
举动
动作;行动:~缓慢ㄧ近来他有什么新的~?
具体劳动
按一定形式和目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如木工做家具,纺织工人纺纱织布等(跟‘抽象劳动’相对)。
矜动
1.舞动。
进动
1.谓进升仕途。 2.向前发展。
儆动
1.谓戒惧不安。 2.打动;引动。
警动
1.惊动﹔震动。警﹐通"惊"。
开动
①(车辆)开行;(机器)运转:~机车 ㄧ轰隆隆机器~了◇~脑筋。 ②开拔前进:队伍休息了一会就~了。
举重运动
使用杠铃、壶铃、哑铃等器材进行比赛的竞技运动。杠铃比赛有抓举、挺举两种举法。运动员按体重分十个级别,以两个单项成绩之和为个人总成绩,按总成绩决定名次。
沮动
1.破坏动摇。
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拒俄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约,规定侵占东北的俄军分三期撤走。次年沙俄违约不撤,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留日学生成立拒俄义勇队,准备上前线抗击沙俄。上海民众召开拒俄大会,北京等地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后遭到清政府镇压。
蹶动
1.震动;震惊。
狂飙运动
一译“狂飙突进运动”。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学运动。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得名。代表人物有歌德、席勒和赫尔德等。他们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崇尚天才,歌颂“自然”,强调民族风格。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诳动
1.欺骗煽动。
灵机一动
灵机:灵活的心思。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量力而动
量:估量;动:行动。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