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结尾的词语,共有309条组词结果
楚老
1.《汉书.两龚传》载,王莽篡汉,龚胜耻事二姓,坚不应莽征,绝食死,"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虖!熏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此老父隐居彭城,后因称之"楚老",列为八贤之一,常引为典。 2.泛指楚地父老。 3.宋王安石自称。
垂老
1.将近老年。
辞老
1.以年老为理由辞官。
到老
1.直到老年。 2.谓直到最后。
底老
1.旧时市井隐语。指妻子。
存恤耆老
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救济年老的人。
大好老
1.方言。大人物;了不起的人。
大老
1.德高望重的老人。 2.指在某一方面负有盛誉的人。 3.称资深望重的大官。 4.称父。 5.指排行居长的﹐犹言老大。 6.元初湖广﹑江西农民起义军对其领袖的称呼。 7.方言。称地主﹑财主。
单老
1.孤独无依的老人。
耋老
1.年老。 2.老年人。
二老
指父母:~双亲。
都老
1.古代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对酋长﹑长辈的称呼。
顿老
1.明代金陵琵琶手。名噪一时,人称"琵琶顿老"。
丁老
1.道教语。称心之神。因心属丁火,故称。
笃老
1.谓衰老已甚。
钓璜老
1.指周吕尚。
东老
1.指宋沈思。思隐于浙江省东林山,自号"东老"。
顶老
1.指妓女﹑歌妓。宋﹑元﹑明时的调侃之语。 2.指妓院中的一种行当。犹今云乌龟﹑捞毛之类。 3.指头,头顶。
定策国老
1.唐代自敬宗至宣宗,宦官操纵国家大权,可以废立皇帝。枢密使宦官杨复恭给兄子守亮的信中,自称是"定策国老",以策立皇帝的功臣自居,而称昭宗李晔为"负心门生"。参阅《新唐书.杨复恭传》。
伏老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