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在结尾的词语,共有51条组词结果
白狐
1.猛兽貔的别称。 2.白色狐狸。古代以为瑞物。
赤狐
1.狐的一种,全身呈赤褐色或黄褐色,皮毛很珍贵。产于我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也叫红狐,火狐。
城狐
1.见"城狐社鼠"。
纯狐
1.古代部落名。传说后羿相寒浞之妻系纯狐氏之女。
打夜狐
1.《旧唐书.敬宗纪》:"帝好深夜自捕狐狸,宫中谓之'打夜狐'。"后民间称跳鬼驱邪为"打野胡",本此。参见"打野胡"。
大狐
1.复姓。
短狐
1.即蜮。又名射工。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
飞狐
1.要隘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馀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
封狐
1.大狐。 2.借指恶人。
丰狐
1.大狐狸。
鬼董狐
1.指专门为鬼作传记的人。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干寶向刘真长叙其《搜神记》,刘曰:'卿可谓鬼之董狐。'"
鬼花狐
1.糊弄人的伎俩,花招。
火狐
1.赤狐的通称。产于我国东北等地。
黄狐
1.黄毛狐狸。
稷狐
1.犹社鼠。谓栖于稷庙中的狐。比喻仗势作恶而又难于除掉的坏人。
今董狐
1.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后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见《新唐书.吴兢传》。
九尾狐
1.传说中的奇兽。 2.喻奸诈善媚惑的人。
两脚狐
1.喻狐媚无耻的人。
两脚野狐
比喻奸诈的人。
令狐
1.古地名。春秋晋地,故城在今山西临猗西。 2.复姓。春秋晋魏颗封于令狐,别为令狐氏。《国语.晋语七》称颗子颉为令狐文子。后世因以为姓,如《三国志.魏志》有令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