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在结尾的词语,共有494条组词结果
电机
产生和应用电能的机器,特指发电机或电动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1964年开始出现,60年代末大量生产。其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中国于1970年研制成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电视摄影机
1. 拍摄电视用的机器,可将实际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刀机
1.见"刀几"。
敌机
1. 敌方的飞机。
耳塞机
1.可塞于耳中的小型受音器的俗称。
电报机
1. 用以发送和接收电报的设备。
电唱机
用电动机做动力,并使用电唱头和扩音器的留声机。有的地区叫电转儿。
德机
1.亦作"德几"。 2.犹生机。
地机
1.军事上指形势险要的关键之地。 2.指大地活动的枢要。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具有以下特征:在规模上,一方面向巨型化发展,出现了运算速度达几亿次的巨型机,另一方面向微型化发展,出现了小巧灵活的微型机;在使用上进入了以网络为特征的时代;在功能上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中国于1983年制成运算速度达上亿次的巨型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完全摆脱传统体系结构和技术的束缚,以崭新的理论和技术来开发的新型电子计算机。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这是一种进一步接近人脑功能的“能听”、“会说”的知识信息处理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又称“电子管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电路元件的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1946-1957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都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杜德机
1.谓闭塞生机。
杜机
1.见"杜德机"。
动机
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好,方法不对头,也会把事办坏。
动力机
发动机。
电动机
把电能变为机械能的机器,是近代工业的重要动力装备。通称马达。
电视机
将电视信号还原为影像和伴音的装置。频道选择由高频头完成。信号通过中放和检波后,先经伴音中放、鉴频和低放至喇叭,然后经解码、视放矩阵而产生红、绿、蓝三色信号至显像管,同时产生同步信号制约帧、行扫描电路,将光栅拉开,从而再现影像。正向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