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在结尾的词语,共有44条组词结果
弥撒
拉丁文missa 的音译。天主教主要宗教仪式。认为是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圣父的祭献。一般在教堂内的祭台上举行。由主礼人(神父或主教)将一种无酵的面饼和葡萄酒“祝圣”后,称它们已变成耶稣的“圣体”和“圣血”,并进行分食(教徒仅食面饼)。
泼泼撒撒
1.形容水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
泼撒
1.江淮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 2.亦作"泼洒"。将液体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 3.引申指倾泄﹑挥霍。
喷撒
1. 用喷雾器或喷洒烟雾剂的金属容器使…全部地或部分地喷上一层液体、泡沫或一种粉末(为消灭细菌或植物害虫)。
扑撒
1.抚摩。
撇撒
1.抛掷。
铺撒
1.犹散发﹐施舍。
砌里搭撒
1.形容衣服破烂。
撒撒
1.寒栗或战栗貌。 2.象声词。
赸撒
1.退走;退散。
顺毛儿扑撒
1.顺着毛的长势抚摩。比喻顺着别人的脾气说话﹑办事。
塌撒
1.粗疏,拙劣。
乌撒
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
消撒
1.消遣,打发日子。
一撒
1.一条衬裤。
演撒
1.方言。勾搭,引诱。 2.方言。指男女间对对方有意。
曳撒
1.古代的一种戎装。短袖或无袖者称袴褶,长袖者称曳撒。
遗撒
丢弃,散落:防止垃圾清运中~渗漏。
扎撒
1.蒙语。法令;法典。
札撒
1.蒙语的音译。意为法令。《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亦有"法律"﹑"条例"﹑"政治"等义。南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蒙古部始有札撒。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后,渐趋完备,设专人执掌,立"青册",以畏兀儿字记蒙古语,逐渐演变为成文法,称"札撒大典"。每逢新汗即位﹑诸王集会﹑军队调动等国家大事,均聚众颁读,按律遵行。在现代蒙古语中,此词只有"政权"﹑"政务"﹑"政府"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