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在结尾的词语,共有484条组词结果
错仪画制
1.谓布政立法。错﹐通"措"。
赤制
1.谶纬家指汉朝的国运。
吹制
1.制作玻璃器皿的工艺之一。
楮待制
1.纸的别名。
处制
1.居丧守孝。 2.处理﹐办理。 3.处罚。
创制
1.创建;创造。 2.建立制度。
二部制
中小学把学生分成两部轮流在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进制
一种记数法,采用0和1两个数码,逢二进位。如十进制的2,5在二进制中分别记为10,101。二进制广泛应用在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中。
大制
1.国家大法。 2.谓以大道治理天下。
待制
1.等待诏命。 2.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永徽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武德殿西门。文明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门。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永泰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崔佑辅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着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辽金元明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及宋制隆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二》。
淳制
1.古代丈量标准。
单式编制
1.学级编制的一种。区别于"复式编制"。把程度相同的学生编做一个班进行教学。
灯火管制
1.战争时期城市﹑工矿区﹑军事﹑交通要地等统一管理灯火照明的防空措施。
达制
1.通行的制度。
单偶制
即“一夫一妻制”(1页)。
代议制
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
地制
1.指帝王的分封制度。 2.土地制度。
抵制
阻止,不让侵入: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定制
1.拟定制度或法式。 2.确定的制度﹑规则。
帝制
1.皇帝的仪制。 2.指朝廷的法制。 3.君主专制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