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在结尾的词语,共有113条组词结果
馆宾
1.指塾师或幕宾。
贵宾
尊贵的客人(多指外宾)。
国宾
应本国政府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过宾
1.路过的宾客。
鸿宾
1.鸿归有期,因以"鸿宾"比喻宾服归顺。
罽宾
1.汉魏时西域国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迦湿弥罗"。即今之克什米尔。 2.唐代西域国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迦毕试"。约今卡菲里斯坦地方至喀布尔河中下游之间。
剪发待宾
待:招待。原指晋代大诗人陶侃的母亲将头发剪下来卖掉,以招待客人。比喻真心实意地招待客人。
狡宾
1.狡客。
集贤宾
1.词牌名。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商调。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用作引子﹐与词牌同﹔用作过曲﹐则与词牌不同。元柯丹丘《荆钗记.续姻》和明周履靖《锦笺记.重晤》中均有此曲牌。
佳宾
同‘嘉宾 ’。
嘉宾
尊贵的客人:~如云 ㄧ~满座。也作佳宾。
介宾
1.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 2.犹贵宾。
截发留宾
以之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疥痨宾
1.剑名。
近宾
1.亲近的宾客。
敬如上宾
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敬之如宾
敬:尊敬;宾:宾客。像对待宾客那样尊敬对方。
礼宾
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多用在外交场合):~服ㄧ~司。
九宾
1.古代朝会大典设"九宾"。说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庭,臣乃敢上璧。"裴骃集解引韦昭曰:"九宾则《周礼》九仪。"按,《周礼.秋官.大行人》郑玄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后汉书.礼仪志上》:"大鸿胪设九宾,随立殿前。"刘昭注引薛综曰:"九宾谓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指九位礼宾人员。《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王先谦补注引刘攽曰:"宾,谓传摈之宾。九宾,摈者九人,掌胪句传也。"
捐宾
1.见"捐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