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中间的词语、救在中间组词、救组词

救在中间组词

救在中间的词语,共有53条组词结果

救急不救穷

指只能解除他人一时的急难,而不能救其长时间的穷困。

救苦救难

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救人救彻

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

1.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

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救人须救彻

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由毛泽东提议并通过。内容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总动员;(3)全国人民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6)实行为战时服务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实现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

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匡救弥缝

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目连救母

戏曲剧目。故事出于《佛说盂兰盆经》。叙目连之母青提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目连去地狱寻母,百折不回,终于感动神明,母子重逢。北宋时杂剧已有此节目。明清传奇有《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和《劝善金科》。近代有以目连救母故事为内容的目连戏。

农救会

1. “农民抗日救国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中群众性组织。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日,进行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

披麻救火

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青年救国会

抗日战争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团结青年抗日救国的群众组织。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宣传抗日救国,动员青年参军参战,进行生产运动等。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简称“救国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的抗日救亡组织。1936年5月31日由上海各界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等发起成立。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1942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1949年12月在北京宣告结束。

权时救急

权:称量。正确分析形势,挽救危急局面。

舍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社会救济

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

舍命救人

指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实业救国论

中国近代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业。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本页面提供了救在中间的词语、救在中间组词、救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救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