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在中间的词语,共有44条组词结果
秘鲁寒流
南太平洋东部的寒流。由西风漂流在南美洲西岸转向而成。沿智利、秘鲁西海岸自南向北流,于南纬10°以北折向西行,构成南太平洋南赤道洋流的补偿流。
蒲鲁东主义
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以法国蒲鲁东为代表。反对资本主义剥削,但又想保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敌视一切国家、组织和权威,主张建立“无政府”社会。
普鲁士
历史上欧洲大陆北部的一个地区。原由普鲁士人居住。13世纪被德意志的条顿骑士团征服,建立起称为普鲁士(即东普鲁士)的国家。1525年称普鲁士公国。1618年与勃兰登堡侯国合并,由霍亨索伦家族统治。1701年改为普鲁士王国。1871年通过一系列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在帝国中居统治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鲁士成为魏玛共和国的一个邦,西普鲁士部分归波兰。1947年撤销普鲁士建制。
普鲁士式道路
列宁概括的农业资本主义化的两种方式之一。与“美国式道路”相对。特点是政府通过改良措施,使农奴制的地主经济缓慢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大农场。以19世纪中期的普鲁士最为典型,故称。
齐纨鲁缟
古代齐国和鲁国生产的白色细绢。后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宋斤鲁削
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秃鲁麻
1.元代僧人为罪人祈福免罪的佛事活动。
吐鲁番盆地
中国最低的盆地。在新疆中部。为天山山脉东段的山间断陷盆地。1/3地区低于海平面,艾丁湖底低于海平面161米,为中国陆地最低处。气候极为干燥,为中国夏季最酷热的地区,有“火洲”之称。绿洲农业发达。有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以产葡萄闻名。
宛鲁矛
1.见"宛景矛"。
乌鲁木齐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在自治区境中部、天山中段北麓、乌鲁木齐河沿岸,兰新铁路与北疆铁路交会于此。“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1945年名迪化市,1953年改现名。人口1284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工业中心。有红山、鉴湖(人民公园)、燕尔窝等风景名胜。有新疆大学等高等学校。
斡鲁朵
1.辽时的宫卫,即禁卫军,金元沿用。亦指代皇帝的宫帐(行宫)。
窝鲁朵
1.亦作"窝里朵"。 2.蒙古语的译音。意即行宫﹑行帐。
耶鲁大学
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1701年创建于纽哈文,当时是一所教会学校。1718年被命名为“耶鲁学院”。1887年被确认为大学。设有耶鲁、研究生文理学院以及建筑、艺术、神学、戏剧、数学与环境研究、法学、医学、音乐、护理、组织与管理等专门学院。
雅鲁藏布江
西藏境内大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在南迦巴瓦峰东侧折向南流出国境。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后在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全长2900千米,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千米。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为世界最高的大河。有世界最深的大峡谷。年径流总量次于长江和珠江。水能资源总量仅次于长江。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又称“雅鲁藏布峡”。世界第一大峡谷。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至国境段。长494千米,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长240余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以上,最深处达5382米。谷底河床宽74~200米。峡谷长度和深度均为世界之最。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鱼鲁帝虎
指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约鲁巴人
西非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贝宁、多哥、加纳等国。约2060万人(1983年)。讲约鲁巴语。多信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发达。
椎鲁敦朴
1.谓质朴诚实。
椎鲁朴钝
1.犹椎鲁敦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