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在中间的词语,共有310条组词结果
十方常住
1.佛教语。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
十方界
1.见"十方世界"。
十方世界
1.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
食方于前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方丈于前
1.同"食前方丈"。
食前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食味方丈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殊方绝域
指极远的地方。
殊方同致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殊方异类
泛指不同的地方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
殊方异域
殊方:远方;异域:异邦。泛指远方或国外。
数学方法
运用数学的概念、理论、技巧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结构进行分析、描述、计算和推导,揭示对象运动规律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主要有数学模型方法和公理化方法等。
税外方圆
1.唐藩镇于朝廷规定的常税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财﹐进贡皇帝﹐称"税外方圆"。
说方便
1.说情。
说真方卖假药
1.用甜言蜜语骗人。
田方赠
1.指田子方赠狐白裘予子思事。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亡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司母戊方鼎
1.商代晩期王室的祭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方形,四足,立耳,饰饕餮纹。通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为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古代世界青铜文化中仅见的。方鼎结构复杂,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商晩期青铜器冶铸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思想方法
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是关于主观反映客观即认识世界的方法。思想方法与世界观、认识论是一致的。因世界观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思想方法。
思想实验方法
也称“假想实验方法”。人们按照真实实验或实物实验的模式,在已有科学知识基础上,在思想中将研究对象置于理想化条件或在假想的实验仪器设备下加以操作,考察其运动变化过程,发现其规律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不可物化型和可物化型。
四方八面
到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