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中间的词语,共有559条组词结果
阮家贫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阮咸)﹑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因以"阮家贫"为家境贫寒之典。
人离家散
一家人东离西散,无法在一起安生度日。比喻遇到了灾祸。
人足家给
同“人给家足”。人人饱暖,家家富裕。
如数家珍
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润家钱
1.古代南汉地方主事者赠钱僚属,以代酒宴,其钱名润家钱。
三打祝家庄
京剧剧目。任桂林、魏晨旭、李纶作于1944年。取材于《水浒传》。叙宋江率军攻打祝家庄,因不谙地形,初战失利;二次进兵,强攻不成,但分化了与祝家庄结盟的李家庄和扈家庄;三次攻打,定下里应外合之计,终获成功。
山家宗
1.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宋代分为两派:一为晤恩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四明尊者知礼法师派,名山家宗,是天台宗的正统。
三家村
指偏僻的小乡村。
三家村札记
杂文集。邓拓、吴晗、廖沫沙(合署吴南星)作。1979年出版。收杂文六十五篇。介绍古人读书治学、作事做人、从政打仗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以针砭现实生活中的弊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启迪性。
三家店
1.指村镇小店。
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三家诗
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三家薯
1.甜薯的别名。
三家巷
长篇小说。欧阳山作。1959年发表。20年代初,广州三家巷住着互有姻亲关系的三户人家:工人周家、买办资本家陈家和官僚地主何家。三家的年青一代都怀有救国救民的抱负。然而,在大革命风暴的袭击下,每个人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其中周家幼子周炳逐步觉醒,英勇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
丧家狗
1.见"丧家之狗"。
丧家犬
1.见"丧家之犬"。
丧家之狗
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丧家之犬
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丧家子
1.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杀家纾难
杀: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