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结尾的词语,共有891条组词结果
京都大学
日本的综合性国立大学。1897年创建于东京。初名京都帝国大学,1947年改现名。设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药学、文学、法学、经济、教育、基础课十个学院。
建筑学
研究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建筑理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手法、工程技术和建筑发展史。具体解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建筑艺术和经济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江海之学
比喻学识渊博。
静力学
力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维持平衡)的外界条件。如使质点维持平衡的条件是它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使刚体维持平衡的条件则还要加上外力对任何轴的力矩总和亦为零。
交通大学
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校名几经更改,1921年与1928年先后定名为交通大学。抗日战争时曾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复校。1952年成为多科性理工科大学。1956年迁往西安,1957年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分设为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1959年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两个学校,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台湾亦有交通大学,校址在新竹市。1979年成立。设理、工、管理三学院。
郊学
1.周代设在远郊百里之内的小学。
解剖学
研究生物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按研究对象,可分为植物解剖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和人体解剖学等。
经学
把儒家经典当作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教学
教书。另见jiàoxué。
教育技术学
又称“教育工艺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教育、教学内容的配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利用工程学知识,设计和研制有效的教育场所、设备和教具。
教育经济学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与收益等问题的学科。内容包括:观察和推算在经济发展后各类劳动力的需要数量,探索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结构的计划原理和节约方法,分析和提出教育发展对人力、物质的需求与供给,总结教育发展的可计量的经济效验等。
教育伦理学
①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揭示教师道德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总结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 ②研究道德教育的专门理论。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一般理论和原则、过程、方法,教育活动的道德规范等。
教育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问题的学科。主要探讨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班级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变迁的关系等。
教育心理学
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教育心理学》奠定了这门学科第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内容主要有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个别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主要探讨教育的一般原理,如教育的本质、方针、目的、制度,各项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学校管理等。有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分支。
教育哲学
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学科。在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有实用主义、永恒主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主义等。在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分析和探讨教育的根本问题,从中找出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今文经学
1.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今文学
1.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今学
1.书法名词。指北碑﹑汉篆。 2.今文经学的省称。详"今文经学"。
解学
1.懂得须要学习。 2.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