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在结尾的词语,共有335条组词结果
像教
1.即像法。亦泛指佛法。
威教
1.指刑法和教化。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提教
1.提示,启发。
天方教
1.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明代称阿拉伯为天方﹐伊斯兰教创于阿拉伯﹐故名。
天教
1.上天示意﹐以为教诲。
天主教
也称“罗马公教”。与正教、基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为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1054年两派正式分裂,西派教会自称“公教”,有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国占统治地位。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脱离天主教的基督教新教后,在欧洲部分国家中丧失统治地位。主要分布于意、法、比、西、葡、匈、波、美及拉丁美洲各国。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断。明万历十年(1582年)耶稣会会士利玛窦到中国,天主教再次传入。
条教
1.法规,教令。
听教
1.听受教言。
往教
1.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
枉教
1.敬辞。犹言屈尊赐教。
违教
1.违反法典﹑法令。 2.谦词。谓没有听到有教益的话。
外教
1.佛教徒称佛教以外的儒﹑道九流为外教。
王教
1.王者的教化。 2.王者的命令。
习教
1.犹训练。
文教
1.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2.文告教令。 3.文化教育。
闻教
1.领教;受教。
祆教
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琐罗亚斯德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 2.泛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西教
1.指佛教。 2.指耶稣教。
锡克教
印度锡克族的宗教。16世纪由那纳克创立。主要经典为《格兰特·沙希卜》。主张业报轮回,提倡修行,反对祭司制度、偶像崇拜、烦琐礼仪、苦行和消极遁世的态度。主要分布于旁遮普邦等地。近百年来还传播到东非以及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地。